欢迎来到太原市小桔灯儿童康复教育中心

小桔灯康复 / 关于这一点,听障儿童父母一定要谨记!

发表时间:2018-10-26 00:00作者:小桔灯

尽早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一、训练的目的

语言是语音和语义两者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是历史传统和民族地域的神圣产物。规范化的语音产生于发音器官(包括口腔中的唇、舌、齿、喉等及有关肌肉)以特有的运动方式推动周围大气压力的变化发出含语言意义的声波这一声波又经过空气传播到达听话人耳朵的鼓膜直到听觉中枢形成语言感知。偏离发音器官的规范化运动就发不出正确的语言。那么发音器官的规范化运动是怎样形成的呢?是讲话人用自己的听觉接收自己的语言再由大脑控制与调整发音器官的运动。这样一个反馈回路会因听觉障碍而断开。给聋儿戴上助听器之后确使他们进入有声社会改善了他们对声音的感觉阈但并不等于提高语言的感知水平更不等于提高言语的发生水平这只是为恢复听觉言语反馈回路创造了条件。要使回路完全畅通只有通过现代的循序渐进的听觉训练与语言训练来实现。

听力训练就是使戴助听器的孩子形成对语言及各种环境声音的认识与辨别;语言训练是使他能使用发音器官形成语音表达他的感觉与意愿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会听、会说、会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

二、早期训练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除部分智力迟缓的儿童以外听力有缺陷的聋儿他们的发音器官是健全的。大多数聋儿他们的视觉、触觉及智力也是正常的。所以尽早开展听力与语言训练是可能的。世界各国几十年来的教育结果证明听觉语言训练是拯救聋儿的关键措施。同时还指出5~6岁以前的孩子正处于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建立语言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训练效果将会大受影响。因此要特别提倡尽早开展听力与语言训练。

三、训练的方式与方法

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的要领有以下几点:

1.每天坚持安排听音、发音、教话、学话进而到写话。训练程序是先元音后辅音先字词、后语句。由浅到深因人而异。

2.开发触觉利用直觉演示设法让孩子感受发音器官的规范化运动。例如利用口形甚至现代化语图仪等手段使聋儿区别进而掌握“吃饭——示范”或“下周——亚洲”的发音是困难的。但让他手或脸部接触妈妈发音时的喉部与嘴部的振动及气流就会通过直觉掌握要领。

3.运用视觉形象教学

看图画、看映像看镜中影及有声实物。

4.教学题材先具体后抽象

先教日常陈述词后教礼遇祈使词。

5.强调口形示范

教时不板脸不遮嘴形不夸大嘴形。多鼓励、多示范。

6.鼓励与听力正常的孩子共同生活

争取儿童自然的诱导作用。

7.配音训练

音乐可以促进学习语言的积极性音乐可以协调语言与动作;音乐可以提高声带的控制能力;音乐有助于汉语四声的学习。

8.训练多样化

儿童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学习安排要多样化要提高孩子的体能。  9.做好助听器的保养与维修

经常检查助听器的功能是否正常要及时换用新电池。每隔十来天就用酒精棉球细心清除耳塞、耳模、传声口等处的污垢。不用时放在专门的盒子里。

.母爱是聋儿最好的教育

母爱能使孩子直接接受妈妈讲话的自然形态;母爱使孩子体现真实语言的亲切感;母爱是孩子的天然教育可使他精神放松不会紧张;母爱使孩子对语言产生好奇感与积极性;母爱有能力使训练结合实际。

小孩进入母亲的怀抱骑上母亲的双膝妈妈在讲话时候身体的振动嘴部呼吸的气流是语言交流过程的无形感受。

教育聋儿是一项长期艰辛的奉献孩子送入听觉语言训练的专门机构以后父母仍然要不断关心孩子的听力要认真学习孩子的教学内容与进程;要辅导课外练习与考评;要经常参加家长之间的交流活动;随时吸收经验调整训练方法。


关于我们

太原市小桔灯儿童康复教育中心,是一所集康复、教育、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机构,专注于0—12岁听障儿童听力、言语的康复和教育。

多年来,秉承一份责任和担当,坚守一份爱心和情怀,太原市小桔灯儿童康复教育中心以科学、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帮助众多听障儿童回到了有声世界,感知到了世界的美好。        
教学课程
联系我们
山西太原小店区杜家寨北大街76号

(+86)13233512708

sarulaz@126.com
主管单位:太原市科学技术协会
网站备案:晋ICP备1801266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更新动态请关注小桔灯微信公众号
小桔灯康复教育集团旗下机构:
沈阳小桔灯          长沙小桔灯